EP572 | 🐌
節目金句
- 「人生就是體驗,做每件事情都沒有人可以告訴你說絕對是好、絕對是壞,或者說有些看起來是壞的東西,像一些很壞的體驗,反而後來為你帶來好的體驗;一些很痛苦的過去,反而為你帶來一些很好的未來。」
- 「你的這個財富水準呢,大概就是你最常相處的 5 個人的財富水準的一個中位數。我覺得那是對的,因為那個就是說你跟什麼樣的人相處,你就會長成什麼樣的一個樣子。」
- 「當你有時候你發現說,你的朋友好像一直在換人,怎麼有些人,來了之後就很快就離開,然後離開之後就再也找不回來,然後覺得說啊滄海桑田啊,換朋友。可是後面覺得說,這其實是一個成長的象徵。這其實代表你在成長,代表說你又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。」
- 「你一定要從現在要開始就好好的運動,那去選一個,不管是怎麼樣運動,你喜歡的,你就是認真地去經營它。因為你會注意到你身體的肌肉,那個是一掉,然後就回不來了。所以你身體的狀況那也是一離開,但是再也回不來了。所以你要盡可能地在年輕的時候就把它握住,握住越多越好。」
Mind Map
提及股票
- 美股:Tesla (TSLA)、Apple (AAPL)
- 台股:0050
三句話總結
- 癌大回顧 2025 年上半年,聚焦資金控管、調度與朋友圈認知的全面提升。
- 面對市場波動,癌大調整風險控制策略,維持質押水位、引入多元借貸以強化流動性,閒置資金暫停泊 0050。
- 預期台幣續升,持續布局美元資產,目標非必需消費、電動車與半導體。
投資建議
- 保持清晰的核心思維與態度,透過優化資金與借貸結構強化風險控管。
- 0050 作為「資金調配池」,預期回檔時跌幅小於熱門股,回檔到位再抽換至目標標的。
- 台幣預估升值至 27–28 區間:分批換美元,不急於匯出,待歐美標的估值回調後佈局。
- 關注 AI 線材/傳輸、雲端軟體續強
- 若降息確立,逢低布局非必需消費、車用與消費性電子。
- 投資前觀察總經趨勢 (如降息預期),以長線視角研究公司,而非追逐短線動能。
2025 上半年回顧
- 癌大覺得 2025 過得飛快:4 月川普貿易戰引爆暴跌,加上二兒子出生,日子瞬間流逝。
- 上半年在部位控管、資金調度與社交圈認知均大幅精進。
- 美股:先前軟體股表現亮眼,減碼後躲過崩跌,但轉倉至 Tesla、Apple 仍遭回檔影響。
台股
- 年初持續配置硬體、傳產、晶片及相關供應鏈配置,小部位操作
- 近期交易量大幅增加,並非好事,造成交易稅高,也對後市不確定
- 近期做法:投入資金發現標的「走不動」(即沒有按照預期表現),會將其賣掉,若當下沒有明確標的,將資金暫時轉入 0050
- 目前大量持有 0050 作為停泊,因為 0050 在回檔時跌幅通常較小。
- 若回檔,從 0050 轉回個股
- 若無回檔,至少持有大盤 ETF 降低空窗風險。
4 月大跌影響
- 後悔 4 月初市場大跌時未上槓桿:當時許多市場贏家朋友,對川普貿易戰和美國孤立主義的擔憂,選擇清倉並轉換美元、瑞郎、日圓等避險資產,影響判斷,導致錯過槓桿機會。
- 當時採折衷策略:保留持股、不加槓桿,以避免極端操作。
- 帳戶融資維持率最低跌至 180%,與朋友交流發現算狀況良好,不少人跌至 130-120% 並被追繳。
- 自訂未來質押維持率 ≥ 300%,一旦下滑即提前補資,避免被迫砍倉。
- 考慮使用其他借貸工具:未來將優化借貸方式,改用月還款房貸或企業貸款,降低連跌時,單靠質押導致的流動性枯竭與爆倉風險。
- 目標是在極端行情中仍能存活,除非遭遇五倍級黑天鵝。
- 投資圈中即便身家上億者也常用槓桿,未來仍可能適度槓桿,但會優化結構,確保重演 4 月崩盤時仍可安然度過。
社交圈調整
- 許多人因短期做空得利,後續心態被定型,難以擺脫看空心態,長期績效受阻。
- 發現與「死多軍」(隨時都想做多) 朋友相處更契合,專注研究與長期投資,而非頻繁交易。
- 成年後的友誼圈往往與財富水準相關,朋友的替換代表成長與不同人生方向選擇。
下半年市場展望
- 崩盤是再次進場布局好標的的機會,內心期待但不強求市場方向。
- 若未崩盤,將以 0050 等工具順勢向上,保持開放心態。
- 預期台幣兌美元將持續升值至 27-28,目前已持續在線上將台幣換成美元。
- 台灣線上換匯限制嚴格:
- 部分銀行 10 天僅能轉帳 3 次,每次上限 50 萬,等於 10 天僅能換 150 萬。
- 部分銀行提供「每日 40 萬」的實用漏洞,可持續透過線上系統換匯,避免親自臨櫃不便。
Tesla
- 美元資金佈局將觀察 Tesla:看好 Robotaxi 和人形機器人 Humanoid 潛力,儘管馬斯克的政治參與可能帶來風險。
- 首批布局在 310–320 美元,雖受回檔,持續加碼後已轉正。
- Robotaxi 上路意義重大,短線拉升後回跌,長線價值不變。
- 馬斯克參與政治,如支持川普、目前考慮成立 America Party,恐動搖美西左派電動車支持者,若處理不當可能兩面不討好,削弱原本政治紅利與客戶基本盤。
- Tesla 仍是布局 Humanoid (人型機器人) 最佳標的之一,並在日股有投資部分相關零組件公司。
- 歐洲 Model Y 改款後銷量顯著回升,證實需求仍在。
- Tesla 市占率隨規模擴大而下滑屬自然現象,當公司做大時,其市場份額自然會被稀釋,這是可以接受的現象。
降息
- 若下半年降息,關注非必需消費 (汽車)、消費電子。
- 消費電子產業:長期沉寂可能迎來復甦機會,特別是 NAND 價格回升是需求復甦前兆。
- 目前車市庫存高、銷售弱,與台灣市場相同,若庫存明顯下降即是轉機訊號。
- 操作採分批慢慢加碼,不做密集交易。
- AI 仍是主軸,癌大布局集中線材與傳輸
- 持續觀察景氣燈號,尋找「underdog」機會。
- 若短期無方向,資金暫停泊大盤 ETF
QA
標普 500 前十大 Vs 買大盤,若採「一半定期定額大盤、一半分批買前十大」策略,理論上能兼顧高報酬與低風險嗎?
- 癌大認為此說法恰好相反。
- S&P 500 具汰弱留強機制:市值擴大即自動提高權重,前十大名單也會隨時間更替。
- 真正幫指數帶來大報酬的,是公司從小變大進入前十大的過程。
- 只押前十大,會錯過下一批潛力股,且若現有巨頭表現不佳,整體績效將受拖累。
- 歷史顯示 1980-2010 年的前十大成分不斷輪替,未來強者無法保證不變。
- 押前十大本質接近「動能交易」,並非長期配置思維。
- 若無餘力選股,直接買 S&P 500 更能平衡報酬與風險。
有什麼方式可以讓錢滾更快嗎?本業收入 5 萬、房租收入 8 萬,每月投入 0050 一萬,扣除必要開銷後剩餘 3 萬,另有 70~80 萬存款,擔心市場波動,想提高資產增值速度,目標讓太太早退休。
- 被動房租收入已超過本業,屬財務健康
- 關鍵在「持續投入市場」:分批定投,不用等低點
- 不需糾結進場時點,高點投入只是降低預期報酬,仍好過長期觀望錯失機會。
- 若仍擔心波動,可先投入一半,其餘等待明顯修正再加碼。
- 若最終等不到理想修正,也是一堂寶貴的投資經驗。